陳尚君:《蛾術薪傳》編后記
發布時間: 2019-10-10

去年是復旦大學中文學科建立一百周年,系主政者覺得總結百年來的學科成就,是最好的紀念,因此有系列中文學科建設叢書編纂的構想。本書是其中古典文獻學研究專卷。書名包括兩層含義。“蛾術”一詞,語出《禮記·學記》:“蛾子時術之?!痹尻悵唤忉屖牵骸岸曜?,蟲之微者,亦時時述學銜土之事而成大垤?!苯璐吮扔鲗W者因積學而漸臻大道??梢灾盖趯W,也可以指不輕棄局部細微之積累,日漸月增,得成大器。清人王鳴盛的讀書札記《蛾術編》,即用此意。本系治古籍文獻學之前輩王欣夫先生,繼承乾嘉正學重版本、嚴考據之傳統,以備收善本、??比杭疄槁氈?,所著《文獻學講義》《藏書紀事詩注》等著,久已享譽學林。他的書齋名“蛾術軒”,所著遺稿后整理為《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及《題跋》出版。收入本書之作者,有的是王先生的同事,有的是他的學生,但多數與他本人并沒有學術上的師承。因為王先生的長期堅持,他與許多前輩學者的共同倡導,本系從成立之初,就以“整理舊文學,創造新文學”為辦系宗旨,以新舊治學方法的兼容并蓄為特色,從讀書而做札記,經文獻考辨而積累學術心得,傳統始終沒有中斷。我從學也晚,入學時王先生歸道山已逾十年,但讀書應選擇版本,書不經手校不可輕從,學術應從做讀書札記開始,無論做哪路研究,都應以踏實的文獻閱讀為基礎,這些基本治學原則,是我開始學術摸索時就已耳熟能詳的。此后能有一些創獲,應與當年入門稍正有關。



本書凡收文四十一篇,作者三十九人,其中十六人已經辭世,在世作者之任職單位包括本校中文系、語文所、古籍所、圖書館等。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也有學者做類似之研究,因已另成單元,相關論文沒有收入本書。


讀者不難發現,收在本書內的文章,上自上古,下及晚近,旁及四部,不棄域外稗俗,所有作者皆依憑各自之學術興趣,浩浩汩汩地表達所見。其間沒有中西學術之區隔,也沒有文、史、哲之分野,唯一堅守之原則,為言必有據,言從己出,言能成說,言期存遠。這正是復旦中文學科百年來始終保持學術活力、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我沒有能力概括所有各家治學的特點,也不擬逐篇介紹各文的成就,只是希望借以上之介紹,傳達從傳統學術到現代學術,經歷了百年的時代劇變,乾嘉考據,民初大師,歐風美雨,革命開放,學術在夾縫中生存,學者在真知與良心間徘佪,何去何從,任何人都曾認真思考。我不否認本系前輩與同仁也都走過許多彎路,但從總的精神上來說,則尚能保存學術薪火,將獨立踏實的學風堅持至今。本書所收作者,年齡最長者出生于19世紀最后十年,經歷了從科舉教育到現代學校的轉型;最年輕的作者還不到四十歲,是學位教育制度恢復和普及后成長的一代。大約估計,就學術年輪來說,經歷了四五代人。從各家師承與治學興趣來說,或偏于版本流傳,或尋求訓詁真義,或因典籍考察歷代治亂,或因細節探索風俗移易,或質疑文獻而勇創新說,或敘錄典墳而能提綱挈領,或從域外介紹中土失傳之要籍,或據甲骨審視上古巫蠱之行事,硬要區分流派,大約劃切十多家也很難統攝,如果要概括基本追求,則必為謹守傳統,尊重實學,開拓視野,倡導多元,不愿墨守,更不愿盲從。就文獻考據之學來說是如此,就本系百年歷程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本書之編成,承復旦大學中文系、語文所、古籍所、圖書館相關同仁之大力支持,夏婧博士承擔主要編務,商務印書館先后責任編輯倪文君、閻海文認真校訂,亦均在此致謝!

陳尚君20181114



復旦中文學科建設叢書·古典文獻學卷

蛾術薪傳陳尚君編選商務印書館2019年2月

目錄

蔣天樞《尚書·盤庚》篇證釋

柳曾符:釋習卜

朱東潤:《公羊》探故

陳子展:《天問》解題

王欣夫:郭沫若先生《管子集校敘錄》之商榷

陳允吉:《詩序》作者考辨

笠:《史記訂補》敘例

蔣天樞:后漢書·王逸傳》考釋

王運熙:漢魏六朝樂府詩研究書目提要

明:論《陸士衡文集》之《宛委別藏》本

李慶甲:劉勰《滅惑論》撰年考辨

談蓓芳《玉臺新詠》版本考——兼論此書的編纂時間和編者問題

張金耀:《顏氏家訓·文章》校讀札記

亮:李斯臂蒼鷹考

吳金華略談日本古寫本《群書治要》的文獻學價值

雯:唐職員令復原與研究——以北宋前期文獻中新見佚文為中心

顧易生:顧況與顧況集

慶:《韋應物集》版本源流考

凡:今本《順宗實錄》作者考辨

陳尚君:唐柳玭《柳氏敘訓》研究

季忠平:《建康實錄》宋本??逼c議

蘇乾英:《舊五代史·黨項傳》族姓蕃名考

郭紹虞:《宋詩話考·后山詩話》《詩總》

王水照:記日本蓬左文庫所藏《王荊文公詩李壁注》

剛:東坡尺牘的版本問題

楊光輝:關于盧琦《圭峰集》中與薩都剌等人相同作品的版權問題——兼論《圭峰集》的版本

錢振民:《四庫》本《大全集》所據底本考

鵬:明銅活字本《唐五十家詩集》考索

章培恒關于《水滸》的郭勛本與袁無涯本

章培恒:關于《三國演義》的黃正甫本

陸樹:《平妖傳》版本初探

駱玉明、董如龍:《南詞敘錄》非徐渭作

陳廣宏、侯榮川:關于明詩話整理的若干問題

駿:《卓氏藻林》辨偽

陳正宏:從單刻到全集:被粉飾的才子文本——《雙柳軒詩文集》《袁枚全集》校讀札記

怡: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傳本考

陳尚君:《續修四庫全書提要》分纂稿二十篇

格:吳縣王大隆先生傳略

潘繼安:復旦大學圖書館古籍存藏狀況

格:《中國古籍總目》編纂介紹

種系發生學方法在西方??睂W中的應用

編后記






Copyright © 2013 |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 電話:021-65643670 郵編:200433

歷史訪客:
国产精品1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