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紀要‖林東海、宋紅李杜游蹤考察述要
發布時間: 2023-06-12

“林東海、宋紅李杜游蹤考察述要”

講座紀要


宋紅老師



  5月15日下午,“林東海、宋紅李杜游蹤考察述要”講座活動暨我校杰出校友林東海先生紀念會議在光華樓西主樓1001室圓滿舉辦。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宋紅老師作為主講嘉賓分享了她與林東海先生考察李杜游蹤的經歷與成果,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主任陳尚君教授主持會議,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允吉、原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李國章、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董乃斌、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陳光磊、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江巨榮、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奚彤云、復旦大學古籍所研究員朱邦薇、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查屏球、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剛等十余位老師出席會議,有二十余位同學到場旁聽。

  

宋紅老師介紹了林東海先生與她跨越近四十年兩度考察李杜游蹤的經歷。1981至1982年,因為受到人民美術出版社邀約編撰中日合作出版的李白畫傳,林東海先生開啟了第一次李白游蹤的考察攝影活動,成果頗為豐碩。在四川三臺長平山,林先生首次發現了李白的縱橫家之師趙蕤隱居過的趙巖洞遺址;在安徽池州,他坐實了李白筆下的白笴陂在城南八十里的曹村;在山東兗州,他吸納當地學者的看法,在學界率先提出了李白“移家東魯”是移家兗州而不是移家濟寧的觀點。

將近三十年的歲月流轉,滄海桑田,林先生萌生了再度追尋李杜游蹤的愿望。2009年,72歲高齡的林先生與宋女士正式重啟了李杜游蹤考察計劃,最終在學界譜成一段“十年追李杜,雙劍仗江湖”的佳話。在講座中,宋老師生動地描述了富縣羌村的窯洞風光,由此可知杜甫詩句“鄰人滿墻頭”(《羌村三首(其一)》)、“驅雞上樹木”(《羌村三首(其三)》)確實所言不虛;又敘及甘肅行程,結合實地考察見聞對杜甫的兩當行跡及其《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一詩重作分疏。一路精彩,宛在目前。


宋紅老師表示,考察之旅帶給她最重要的心得和收獲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關于杜甫住過的“陸渾莊”,自清代浦起龍開端,一直被包括聞一多先生在內的很多治杜名家定位在河南偃師,認為“偃師故廬”“尸鄉土室”“土婁舊莊”與“陸渾莊”俱為一處。宋老師參考王帆《土婁莊與陸渾莊考》一文,對杜甫的這兩處居所做了區分,并在實地探訪的過程中成功定位了陸渾山、鳴皋山、九皋山的具體位置。為厘清杜甫在湘江流域模糊的行跡,林先生與宋老師泝湘江而行,在湖南株洲將杜甫留下詩篇的鑿石浦、津口、空靈岸、花石戍等地點逐一走過。關于平江小田杜甫墓,宋老師結合水網地帶的地理條件與實際存在的地表遺跡,結合現代技術繪制的精密地圖和傳統文獻中的大量記載,論證了此處杜甫墓可靠性不高。對此,林先生豁達地留下詩句:“真假是非君莫問,古來人杰冢墳多?!标P于李白貶謫的去處夜郎,其具體位置也隨時代變遷發生了變化。唐代的夜郎在今正安縣,宋代則向西遷移至桐梓縣,林先生與宋老師的考察揭示了后世一直以來對李白貶所夜郎位置所存在的誤解,并傾向認為李白曾到達貶所夜郎。


陳尚君老師


原定兩個小時的報告倏忽而過,講座結束,與會諸老師紛紛發言,回憶林東海先生的往事,追述師友情誼,超時一小時,仍意猶未盡。





紀要整理丨胡雅蕓

攝影丨孔沂瀾

審閱丨陳尚君








Copyright © 2013 |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版權所有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 電話:021-65643670 郵編:200433

歷史訪客:
国产精品17P